首页>热点 > 正文

【时快讯】智慧型“阳光”教师 在“创造”中引领教育改革创新

她是学生眼中和蔼可亲的“晓萍老师”,同事眼中爱岗敬业的“晓萍校长”

智慧型“阳光”教师 在“创造”中引领教育改革创新

身边的好人


【资料图】

N晚报记者 朱 政

张晓萍,一位温文尔雅的江南女教师,学生眼中和蔼可亲的“晓萍老师”,同事眼中爱岗敬业的“晓萍校长”。

教书育人是张晓萍从小立下的志向,从教30余年,她始终如朝阳,以旺盛的斗志和活力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,她那极富创新精神的“晓萍校长”形象,成为嘉兴市中小学教育行业里一个“行走的文化符号”。

扎根课堂

用智慧启发学生创造力

“同学们,又到开学第一课,今年让我们围绕球星梅西、《流浪地球2》、《满江红》等话题,聊一聊爱国、爱集体和坚持梦想。”每年开学,张晓萍都会给学生们带来开学第一课,今年也不例外,张晓萍结合时下流行的话题,给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开学第一课。

张晓萍从教30余年,曾教过语文、思想品德、科学等多门学科,1998年走上校级领导岗位,2008年起担任学校校长。无论管理工作多么繁忙,张晓萍始终坚持把课堂放在第一位,用她的智慧,激发学生的创造性,在课堂上给学生们留下了受益一生的宝贵财富。

2001年“南湖之春”教改展示活动上,张晓萍带来了生动的一课——让玩具屋亮起来。她让学生用泡沫板设计制作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玩具屋,然后引导学生在玩具屋里连接电路、点亮灯珠。20多年前的这一课,即使放在今天也很新颖。

这些年来,她牵头在学校开设了充满科学味的劳动教育课,在校园里小小的半亩种植园内,她还和学生一起架设了智能灌溉系统,教学生自制有机肥,以创造性劳动培育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。她还组织学生在校外开展一项特别的拓展研修——设计鸟巢,让学生们不仅亲手制作鸟巢,还要研究鸟的习性,这成为推动“新儿童劳动教育”的举措之一。

一路走来,张晓萍屡获省教坛新秀、全国小学科学优质课教学竞赛特等奖、全国优秀教师等奖项和荣誉,留下的经典教案不胜枚举。

敢为人先

引领教育改革创新

2014年起,张晓萍在全省率先创新提出“1+1+X”课程架构体系;2015年起,带领老师进行STEM教育探索。为了汇聚更多的STEM教育资源,张晓萍几上京沪,与乐高中国高层洽谈,最终,学校成为乐高在中国的首个灯塔学校计划试点校;她为孩子们建立了汽车STEM科创中心,让喜欢赛车的孩子有机会进行设计、组装、操控赛车的综合素质大比拼……

2019年,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清华大学培养基地授牌成立“张晓萍名校长工作室”,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,张晓萍积极融入国家战略,联合同为领航班校长的张悦颖成立“两张”校长工作室,让嘉兴的孩子进一步享受到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。

面对“双减”新形势,张晓萍与学校老师探讨,创新启动了作业管理和监测机制,该平台可以实时对学生作业量进行预警,帮助学生提高作业效率,减轻了学业负担。2021年年底,这个平台在嘉兴市区各中小学中广泛推广,2022年被推荐为教育部第六批“双减”典型案例。

张晓萍还一直关注妇女和儿童工作,在四川凉山州对口帮扶指导支教过程中,她针对凉山州留守儿童多这一特殊现象,引领支教团队成立了心育教研组,在北城小学成立了当地首个心理健康教研组,开展了心理活动周、“知心姐姐”、关爱孤儿心理团等一系列活动,给当地留守儿童送去了心理帮扶,受到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致函称赞。

面对未来

心里有梦眼里有光

多年来,张晓萍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、全国优秀德育先进工作者、浙江省功勋教师、浙江省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、浙江省“三八”红旗手、浙江省少先队突出贡献奖等荣誉;2018年入选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培训计划;2022年被评为全国“三八”红旗手。

如今,年过半百的张晓萍,仍如朝阳般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活力。展望未来,她心里依旧充满动力:“我的心里有梦,眼里有光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更多孩子享受到红船旁优质的教育资源。”

标签: 教育改革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