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 l 橙子
(资料图片)
作为和蔚小理同时期创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,零跑也在去年9月底成为第四家上市的中国“造车新势力”。
整个2022年,零跑累计交付量达到111168台,同比增长超154%,排名第13,延续了持续增长的销量状态。
不过今年1月份,零跑开年销量表现不佳,全月仅交付1139台,同比下滑85.9%,环比下降86.6%,在所有新势力品牌中排名靠后。
而且增收不增利的业绩表现,以及困于下沉市场的经营大盘,让现阶段的零跑不仅无法摆脱烧钱圈地的市场现状,未来成长性也饱受质疑。
此前安信国际在研报中表明:对比零跑汽车、蔚来、小鹏、理想的业绩后可以发现,无论是从收入规模、盈利能力还是研发投入、单车收入等各个方面,零跑汽车均远低于同行。
而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在面对特斯拉降价、国内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场等于行业不利背景下,一度做出“2023年毛利将转正,计划在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”的承诺。
只是这个承诺,怎么看都像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愿望。
零跑增收不增利
2015年零跑汽车成立,尽管成立时间比理想晚一点,但也算与蔚小理同时期成长起来的新能源玩家。
不过在市场发展上,零跑与前排玩家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。
号称全栈自研的零跑,目前共有S01、T03、C11以及C01四款车型。
2019年,零跑推出S01,不过由于该款车型市场定位等诸多因素,整体市场表现一般,全年仅交付约1000辆。整个2019年,零跑仅实现营收1.17亿元,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超9亿元。
此后,零跑于2020年推出T03系列车型,也是推动零跑实现销量领先的主力车型,厂商指导价5.98-7.58万元,2022年该款车型实现销量近6.2万辆。
2020年该车型推出首年,低价策略便初显成效,全年实现销量10266辆,S01仅1125辆。推动全年营收同比增长439.74%,达到6.31亿元。到2021年,该车型直接推动零跑销量升至4.3万多辆,带动全年营收31.32亿元,同比增长396.13%。
不过,低价策略下,零跑在获得营收增长之际,也让其遭遇更为严峻的亏损和低盈利质量问题。
2019年到2021年,零跑销售毛利率分别为-95.73%、-50.63%、-44.30%,同期净利润从亏损9亿多元,增至亏损28.46亿元。
对此,零跑开始思考新的发展路径,布局中高端车型。
2021年开始,零跑发布了定位中高端,定价17-30万的C系列车型,包括首款纯电SUV零跑C11和去年发布的中大型轿车零跑C01。
在2022年零跑销售构成中,尽管T03仍占主要比例达到近6.2万辆,但C11也实现销量4万多辆,成为零跑另一大主力车型。
似乎找准结构的零跑到2022年上半年便实现营收50.83亿元,再度同比增长479.56%。即便如此,零跑仍未能摆脱亏损局面,上半年净利润亏掉24.44亿元。
不过,得益于中高端车型的加入,零跑去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有所收窄,为-25.95%。
或许是来自中高端车型带来的底气,朱江明才做出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的承诺。
只是就目前市场现状来看,要想在未来两年扭转亏损局面,难度不小。
零跑也很缺钱?
目前国内新能源玩家主要分两类,一类是传统车企转型,如比亚迪、北汽等;另一类则是以蔚来、小鹏、理想、零跑、哪吒等纯为新能源而生的新兴企业。
相比之下,前者有多年经营下的市场和燃油车托底,具备资金、市场、资源、技术等多方面优势,因此发展迅速。在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上,前五名除特斯拉外,均为这类企业。
而新兴企业,则面临两大困境。
一是受市场竞争格局影响,整体经营成本及市场拓展成本较高,普遍面临增收不增利,甚至大幅亏损的局面。
不仅前文所述的零跑,蔚小理作为国内新兴玩家的一线品牌,也面临常年亏损问题。
二是整个市场两极分化,高价高毛利的中高端市场品牌集中度较高,基本以蔚小理为主,其他品牌切入难度较大。
下沉市场尽管长尾效应明显,能快速做大规模,但准入门槛不高,且市场毛利极低,也是现阶段的“新能源陷阱”之一,绝非新兴玩家的久留之地。
而且特斯拉作为新能源市场风向标,其价格或产品变动,均在牵引行业发展。随着特斯拉降价效应持续传导,整个新能源行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市场竞争格局。
这对本就在市场层面稍显落后的零跑而言,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另外,从企业本身来看,现金流作为当前新能源企业前进的核心推动力,零跑也无优势。
零跑资产负债表显示,截止去年上半年,零跑账面货币资产仅30.98亿元,且上半年融资现金流不增反降,净流出1.28亿元。
按照零跑当前亏损现状,去年上半年零跑平均每个月要亏掉近4.1亿元,照此计算,30多亿货币资金,也就只够半年多的亏损。
加上融资通路不畅,也就解释了零跑的上市动机,毕竟有钱才能活下去,活下去才有未来。
只是资本市场对零跑似乎并不看好,上市首日股价便大幅破发,尽管最后股价回到41港币的发行价,但上市次日,其股价便再度大幅下挫近22%,截至目前零跑股价仍在27港币左右徘徊。
此外,新能源作为存在一定高技术密集型的行业,零跑虽号称全栈自研,但在研发投入方面,却较蔚小理、特斯拉等相去甚远。
因此,市场也在质疑零跑的自主研发缺乏含金量和竞争力。
不过,好在背靠大华股份,零跑或许还能再跑一段时间。
至于未来两年实现盈利,就目前来看,难度不小。
声明: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,只为传递更多信息!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,风险自担。